台達電是台灣一間優秀的電子公司, 至今已經有46年左右的歷史
水哥剛接觸電腦的時候就開始使用它們家產品, 像是風扇, 變壓器以及電源供應器等等
不過隨著智慧新時代的來臨, 台達電也以Innergie這各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的充電器以及行動電源
雖然說電力方面的設備與配件用起來感覺差異不大, 但擁有良好設計與用料的電源其實是可以適度保護你的設備的
像是有些人電源供應器壞了, 可能只有換電源供應器就好, 但某些人可能壞一樣的東西, 卻順便把主機板, CPU記憶體一起燒了, 就是這樣的道理!
放眼目前市場上的行動電源, 選擇其實相當眾多
但絕大多數都是利用公版化的設計再搭配回收電池或是二次電芯, 以特殊造型的外殼來吸引人
真正有用心設計與製造的品牌並不是那麼的多
以今天水哥所拿到的這款Innergie PocketCell USB-C 6000行動電源來說, 才在今年初的美國CES2017上發表
是特別針對目前新型旗艦手機或是Macbook等裝置所使用的USB-C(Type C)接頭所設計的
在有限的空間與體積中實現了輕量化以及提供了目前少見的大容量
除了標榜的USB-C設計之外
也強調能夠高速的充放電以及支援Apple的Macbook系列(聲稱能補充約30%的電力)
只是水哥自己用Surface, 就沒辦法測試了@@
翻過來看一下
原來背面透明, 可以直接看到裡面呢
側面則是行動電源的技術規格
以及充電速度的參考數據, 這個部分可能會因為每個人的手機品牌, 型號, 線材以及環境溫度而有所差異
產品提供一年保固
除了可以雙孔同時放電對裝置充電
也有內建所謂的InnerShield安全保護機制
分別針對過電流(OCP), 過電壓(OVP), 過熱(OTP), 過載(OPP)以及短路(SCP)做保護
(o.s. 在這裡大概分享一下選擇行動電源時的簡單判斷方式
通常敢提供保固一年以上的, 基本上都是新電池
如果只有3個月甚至一個月的, 可能就是回收的可能性居多)
底部則是一些安規, 國際條碼以及環保標示
包裝還算挺講究的
拆封後就不容易包回去
裡面是硬紙盒
說明書則是在背後
除了行動電源本體之外還內附一條USB-C to USB-C的線材
在白色盒子內, 別忘記拿出來了…應該是為了怕折到才放裡面的吧?
接頭部分有Innergie品牌字樣
行動電源本體的部分外面還用一層塑膠套包護
或許是為了防止刮傷
畢竟這種鋼琴面雖然美觀, 但卻容易受損呢@@
將塑膠套取下後才能真正見識到它的美
儘管某些行動電源使用了金屬當作外殼
其實水哥自己還是比較偏愛這種鋼琴面
畢竟這樣手機以及其他的3C產品才不容易被刮傷, 而且重量可是輕上許多, 淨重僅僅只有148克左右
按下按鈕後, 正面的五顆隱藏式LED燈會顯示目前電量
全滿是五格, 如果充電則是會亮最右邊那顆, 放電狀態則是看餘電剩多少來決定亮哪一顆
背面是行動電源的相關技術規格
不過由於水哥這個是測試用的工程樣品, 所以就給他遮起來了
實際規格還是以正式零售品為主
充放電的介面設計的相當簡潔, 組裝品質感覺也相當不錯, 幾乎沒有間隙
上方Input是充電用, Output 1跟2則是用來充你的手機平板或電腦啦…
只是與一般的行動電源不同, 兩個輸出則是把其中一個改成USB-C (Output 2的那種扁的叫USB-A, 印表機用那種方形的則是USB-B)
而這種USB-C最主要的好處之一, 就是沒有方向性, 兩面都可以插入正常使用
進一步測試前
先讓大家大概了解一下這個PocketCell有多嬌小…
拿手邊的幾顆行動電源讓大家稍微了解一下有個概念@@
從左至右分別是…
小米 5200mAh, 華碩 10050mAh, Innergie USB-C 6000 mAh, 小米 20000mAh
基本上這幾款行動電源的共通性就是採用了18650的可充電式鋰電池
以Innergie的體積來說, 裡面是兩顆, 小米5200與華碩10050是三顆, 小米20000的則是6顆
應該可以明顯發現Innergie的體積最小(尺寸僅93.26 x 42.5mm), 電池數量最少(2顆), 卻能夠提供6000的電池容量
而圓潤的外觀設計也提供了良好的握持以及便攜性!
不過這種東西當然不能只看外觀標示
可是需要拿來實際測試一下!
這次除了使用了兩款USB電流測試裝置之外
還搭配了1A/2A的老化電阻做放電量的測試, 看看所謂的額定標示準不準
基本上兩個測試器測出的數據差不多, 在此我會視為相同
(可見測試電流量相同但電壓略有差異, 應為線材串接導致壓降)
先來測試多裝置同時充電
這裡採用具有USB-C介面的小米5以及使用USB-A的iPhone 6 Plus同時做充電測試
使用轉接頭同時測試兩個輸出的電流量輸出
可以看到使用不同的線材會造成行動電源輸出量的差異
電流量越大, 線材越好
以水哥使用的線材來說, 雙孔輸出最大電流大約在2.5A左右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
兩孔的最大電流輸出是4安培(雙孔4A, 單孔3A)
不過這個數據可能需要搭配對Macbook充電才能達成, 畢竟手機的電流需求量相對較小, 而且手機本身也有保護機制
並不是你供電可以多大手機就能充多高的電流
而Innergie行動電源也提供了一個貼心的充電機制
就是在你對行動裝置充電時, 如果將電源線插進行動電源的Input對行動電源充電
PocketCell提供了獨家的Pass-Through直通模式, 會自動先幫你充飽行動電源
之後再對手機供電, 省得你另外插拔或是對USB孔數量的需求
如果在這時候拔掉對行動電源的Input, 兩個Output則會自動重新輸出電流
呃?你問為什麼不能同時充電也對裝置充電?
水哥猜想應該是為了要避免同時充放電所造成的高溫對電池的壽命造成損傷
其實有些行動電源雖然是能這樣做, 倘若散熱沒做好, 熱衰竭的現象可是相當可怕的
而放電的部分
水哥先用PocketCell USB-C 6000對小米電源充電, 當作是穩定的放電
隨後充滿PocketCell再反覆測試
測得放電數據為5V 1.3A 有3325mah的額定放電量
使用手機交替充電測試基本上數據也都在3300左右
(途中更換充電裝置會導致數據不一定, 而測試器上的時間則因可能充滿電或放完電後一段時間才拔下, 僅供參考)
(另, 由於行動電源放完電後會自動關閉, 導致數據無法顯示, 所以將裝置插到別的行動電源上顯示數據)
幫PocketCell充電的部分
所耗電流大約是落在4600~4800左右, 不同的充電來源會導致電流與充電速度上差異
若是使用1A的電阻去消耗電量
最終得到的放電量是3074mah
2A的電阻測出來則是3371 mah
基本上跟官方提供的3300是吻合一致的
台達電果然沒讓我失望呢!
不過裡面的電路如何呢?
我們來看看吧XD
是說這個行動電源還真他媽的難拆…
組裝品質也太好了吧…要找個縫隙都難><
只是經過幾個小時候的努力, 還是被我拆掉了XD
空間利用的很充分
不過整個感覺很清爽
取出來之後…
可以發現裡面跟官方網站一模一樣
就是兩顆18650的電池搭配電路板
比起以往看過的行動電源來說都要來的乾淨
背面
可惜上面看不到電池的型號, 不然就可以判斷廠牌與容量
電池底部的焊接點也是相當漂亮
撕開膠帶的部分, 可以看到中間圓形的就是電源的開關按鈕
基本上這塊應該是充電的部分, 下面另一塊則是放電
拆成這樣還是可以正常充電
背面則是長這樣
兩側的接腳則是連結到另外一塊IC版
而照片PCB中標註紅色的部分, 是台達電工程師的名字
他們要求工程師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對產品的負責
哇嗚, 也難怪台達電的產品一直以來都很有水準!
下方大概是這樣
除了左右兩側的連接與焊接點之外
就是一些保護IC, 電阻, 保護以及偵測晶片
比起一些較為低價的同類型產品來說, 這設計可是令人安心許多
智慧判斷晶片可以在充電瞬間判斷裝置
進而提供最充沛的電量輸出, 無論甚麼裝置都可以進行快速充電
把電池再塞回去, 你會發現這個空間真的是利用到極致了…
也因為如此
在外面使用的時候就會相當的省空間, 減少攜帶上的不便與減輕重量的負擔
就算擺在10吋的電腦邊也顯得相當嬌小
無論要去哪, 都可輕鬆帶著走
體積比一般中杯的飲品還要嬌小玲瓏
抓寶輕鬆Go~~
可搭配兩支手機同時充電
就算一邊開雷達一邊抓也沒負擔
總的來說
這款行動電源的功能性相當豐富
因為針對USB-C做設計, 使得應用範圍也更加廣泛(Ex:可針對Apple Macbook充電)
加上其輕量化的體積與材質, 對於常常在外面跑的商務人士應該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唷!
Innergie PocketCell USB-C 6000 台達電 Type C 行動電源
地址:N/A
電話:N/A
營業時間:N/A
官方網站:http://www.myinnergie.com/tw/product/113
FB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nnergietw
Line@ 專頁:N/A
探索更多來自 哪裡好吃哪裡去:美食避雷箴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